五金市場成全球活力經濟
五金業,還一直處于滯后的發展時期,相比我們熟知的家具、家電行業,可以說是發展中的行業,這也預示它的前景可觀。在全球競爭的環境下,為了獲得有利的競爭地位和提高競爭力,產業資本是行業運行的另一個主題。
一、五金行業發展新趨勢
小五金產品出口激增,比較有特色;資本的運作活躍,帶動企業間資源共享;企業兩極分化,帶來市場理性;高科技含量增加,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國內競爭國際化,國際競爭國內化”將是未來幾年我國五金行業發展的新特點,并將具體表現在以下6個方面。
1、企業兩極分化進一步加劇。
模具行業羅百輝認為,未來幾年將是五金行業的高速震蕩期,這種高速震蕩帶來的直接后果是導致目前五金廚衛品牌陣營中兩極分化的趨勢擴大。預計今后幾年真正能夠在市場上存活的五金企業一律沒有現在這么多。但五金行業的這種高速震蕩將帶來巨大的機會,震蕩的結果將會使市場運作更加理性。
2、銷售渠道間競爭日益激烈。
由于國內五金廚衛產品供過于求,質量壓力增大,銷售渠道成為關鍵的競爭因素之一,各方對渠道的爭奪日趨激烈。一方面,廚電生產廠家加強了對零售終端的控制,力爭減少銷售環節,節省銷售費用,使銷售渠道向專業化方向發展,企業銷售模式朝著能同時適應多樣市場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銷售業發展的趨勢使大型家電eiPof8vu3ox店的地位不斷上升,對行業的控制能力增強,參與并引發了以前主要由制造商主導的價格競爭。大型零售商憑借其廣闊的市場覆蓋面、采購規模和成本優勢,在產品定價、貨款交割等方面對生產企業的控制能力將日益增強。同時,國際市場對我國五金產品的要求也會逐步發展變化,對產品的質量、包裝、供貨限定都會有更高的要求,甚至逐步延伸到生產過程和產品的研發,將產品與環境保護、能源資源、人文環境結合起來。
3、行業內資本運作活躍,企業間合作明顯加強。
在全球競爭的環境下,為了獲得有利的競爭地位和提高競爭力,產業資本是行業運行的另一個主題。2004年蘇泊爾、華帝先后上市,宏寶也在為上市積極努力,萬和的資本市場運作也不會因與粵美雅重組失敗而停止。從資本角度講,當前的主要特點是資本的擴張在加劇。從競爭行為上看,企業間資源共享的合作在增加。
4、作為全球五金制造中心的地位進一步穩固。
隨著融入全球經濟環境進程的加快以及經濟實力的快速崛起,已經成為全球有活力的經濟地區。模具行業羅百輝認為,經濟設施比較完善,產業發展比較成熟且勞動力成本較低,具有成為全球五金制造中心的比較優勢,五金制造業外向型發展特征明顯。
5、市場競爭將由以價格為主轉向到高品質、高技術含量的產品上。
隨著競爭的深入,五金產業鏈各階段的收銀空間均在壓縮,降價的空間日趨減少。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單靠價格競爭不能建立核心競爭力,不是長遠發展的方向,從而努力探索新的發展道路。許多五金企業加大了技術投入,開發新的具有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將產品的差異化作為企業發展的時間久之計,尋求新的市場需求,建立新的經濟增長點(進入如小家電和其他相近行業),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6、國內外企業的融合進一步加快。
國內五金企業為了提高自身實力,更快地拓展國際市場,將多種手段加快和國外企業的融合以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競爭力。在繼續拓展美國、日本等傳統市場的同時,在東南亞、中東、俄羅斯、歐洲、非洲等也會全面開花。模具行業羅百輝認為,五金行業將延續結構調整的勢頭,不斷出現一些亮點。五金企業兩極分化的局面會愈演愈烈,一些不適應市場競爭的企業會不同渠道退出市場競爭,而五金巨頭會逐漸浮出水面。
二、五金生產基地發展模式
按照《五金行業特色區域稱號命名管理辦法》(修訂稿)中的命名辦法來劃分:現有五金產品之都3個,即:鎖都(溫州)、閥門之都(玉環)、鈕扣之都([有五金產業基地8個,即:五金制品產業基地(小欖)、(水口)水龍頭生產基地、不銹鋼制品生產基地(新會)、(溫州)金屬外殼打火機生產基地、(溫州)剃須刀生產基地、五金制品(余姚)生產基地、出口工具生產基地(金華)、絲網產業基地(安平);有五金之鄉(鎮)3個,即:拉鏈之鄉(五金之鄉(永康)、五金之鎮(大新鎮)。
按照各生產基地的發展模式,我們可以把14個五金生產基地劃分為:
1、歷史悠久型。如張家港市大新鎮是蘇南地區鄉鎮企業起步較早的工業衛星鎮,以五金起家,靠五金發家,已有70多年的生產歷史,是協會授予的全國優先個“五金之鎮”。再如:安平絲網業已有500年的歷史,早可追溯到弘治元年,即公元1488年,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這樣的基地還有永康五金、水口龍頭等。
2、先商后工型。如: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在已經形成了以鈕扣、拉鏈為龍頭,各類經濟齊全的產業群。與此類似的還有新會不銹鋼制品行業,也是在開展貿易的基礎上發展為不銹鋼制品生產基地的。
3、市場發展型。如溫州市剃須刀行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末,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快速發展起來的新興五金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