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崛起,新五金產業集群不斷涌現
近年來,隨著我國五金行業的崛起,五金產業集群得到了穩步的發展。根據五金產業區域化的特點,五金制品協會與地方政府緊密合作,共同培育和打造專業特征明顯、產業鏈完整的產業集群。隨著原有產業集群的不斷成熟,分工不斷細化,新產業集群也不斷涌現。
2011年,制品協會再度授予陽信縣“不銹鋼餐具生產基地”稱號,永嘉縣“五金飾扣之都”稱號。至2011年底,我國五金行業共建有42個特色產業基地,分別為:五金產品之都10個,五金產業基地27個,五金之鄉(鎮)5個。
從地區上看,42個產業基地有31個在廣東和浙江兩省,占基地總數的78%,其中浙江省20個;廣東省13個;河北省、山東省各3個;河南、江蘇、福建各1個。
從產品類別上看,綜合類8個;建筑五金9個;不銹鋼制品及廚房用具7個;日用五金7個;拉鏈4個;淋浴房、工具、鎖具各2個;燃氣具1個。
據不完全統計,42個產業基地的年銷售額已超過3300億元人民幣,安置就業人員約200萬人,生產企業總數量4萬多家。近年銷售額的平均增長速度在15%左右。
此外,2011年還復評了六個產業集群,分別是:遂昌縣“建筑五金產業基地”、江門市新會區“(新會)不銹鋼制品生產基地”、晉江市“拉鏈之都”、永嘉縣“鈕扣之都”、“拉鏈之鄉”以及順德區“燃氣之都”。
這些特色區域的形成,對引路行業發展,帶動整個行業的優化和進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些產業基地的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其特色經濟占有當地經濟的半壁江山,有的甚至達70%,真正成為一方經濟的支柱產業。按照小產品→大市場→大產業的定位,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堅持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這些產業基地逐步成為行業產品研發中心、信息中心、人才培訓中心、產品檢測中心和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