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集群仍存在的五大不足
我國五金集群發展十多年,體系和制度不斷改進與完善,但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
一是“抓大放小”,政府在集群中,過分偏愛、偏重大企業的扶持與培養,而忽視對小企業的扶持甚至對小企業存在歧視:
二是“重硬輕軟”,政府偏重于硬件環境建設,而把引導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產業結構、建構中介服務體系和勞動力教育培訓機構等重要任務束之高閣;
三是“落地無根”,引進的主導型產業集群內,由于地方工業基礎較薄弱或本地企業創立和學習能力的不足,導致很多外資企業和本地經濟發展出現“兩張皮”,難以融合;
四是“營養不良”,指集群發展過程僅僅依靠短期的土地價格、政策優惠等措施發展,缺乏對技術創立投入的重視,沒能正視科技資源和創立技術的重要性;
五是“亂點”,很多地方的五金產業集群“名不副實”,其集群僅僅是空間上的集聚,而缺乏企業間的關聯、配套與協同效應。
盡管我國五金產業集群仍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但其發展利大于弊、瑕不掩瑜,而且五金產業集群發展所取得的成績是眾人周知的,其在我國未來五金產業發展上的作用是不容忽略的。
正視我國五金產業集群存在的不足,一方面立足當地產業集群發展,不斷完善自身集群發展的不足;另一方面,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全面融入全球產業體系,主動而有選擇地承接國際五金產業轉移,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國際分工地位,促使五金產業集群沿著提高附加值之路升級,更好地帶動我國區域經濟的發展。
下一篇:西部,將是一塊五金發光地 上一篇:五金產業集群能減少信用缺失
標簽: